君逸數碼副總經理張志銳:堅持加強自主技術創新 不斷獲得核心技術突破
眾所周知,近三年來,新冠疫情對除醫療行業之外的絕大多數行業形成了較大沖擊,但有一家非醫療的科技公司卻實現了業績持續逆勢增長。
公開資料顯示,四川君逸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君逸數碼;證券代碼:836106)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專業的智慧城市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主營業務是為智慧城市領域客戶提供系統集成服務、運維服務和自研產品銷售等產品和服務。
公司目前正在申請創業板IPO,已進入提交注冊階段。根據招股書披露的信息,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的三年一期內,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9,322.38萬元、32,771.07萬元、35,404.70萬元和19,431.28萬元,實現的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分別為5,436.76萬元、6,229.68萬元、6,745.84萬元和2,805.68萬元。數據顯示公司業績持續增長,財務報表靚麗。
君逸數碼為什么能夠不懼新冠疫情,持續保持快速增長?公司究竟做對了什么?
為深入了解這家創業板IPO公司,挖貝網與君逸數碼副總經理、董事兼董秘張志銳先生進行了對話:
二十年始終不渝堅持加強自主技術創新
張志銳副總經理給出的答案是:君逸數碼自2002年成立以來,二十年如一日,始終不渝堅持加強自主技術創新,不斷積累核心技術,因此形成了強大的核心競爭力。
君逸數碼主要采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BIM等新一代信息應用技術,為客戶提供集“應用軟件定制開發”和“智能化、信息化系統集成服務”為一體的智慧城市行業綜合解決方案,業務環節涵蓋智慧城市項目的技術咨詢、方案設計、軟硬件的開發、系統集成、項目實施和運營維護等。
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公司研發費用金額分別為1,209.99萬元、1,026.36萬元、1,484.46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13%、3.13%、4.19%??梢姽狙邪l費用僅在2020年受疫情沖擊有所下降,隨后在2021年就轉為大幅增長,兩年復合年均增長率仍達11.34%。
從公司研發團隊不斷壯大的數據也能夠反映公司研發創新能力的持續加強,其中2022年上半年的增長尤其迅速。其中研發人員從2021年末的37人大漲至2022年6月末的50人。
公司核心技術人員包括董事長曾立軍先生、董事兼副總經理張志銳先生。其中,張志銳副總經理畢業于電子科技大學,參與智慧城市領域2個國家標準編制,參與1個發明專利和7個實用新型專利研究,獲評成都市蓉貝軟件人才。
在公司的組織架構中,張志銳副總經理作為分管研發副總經理直接負責研發中心。張志銳先生注重自主技術創新和知識產權積累,完善和強化了公司的創新機制,近年來公司已進入了技術成果爆發期,被國家知識產權局評為2022年度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截止2022年8月31日,公司已經形成了一系列核心技術和解決方案,已擁有發明專利26項、實用新型專利25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133項。
智慧管廊獲得技術突破并參與國家標準起草
張志銳先生指出,君逸數碼在智慧管廊領域的技術突破尤為顯著。
城市綜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建造一個隧道空間,將電力、通訊、熱力、給水等各類工程管線集于一體,地上附著物為出裝口及通風口等設施,是保障城市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和“生命線”,能夠有效解決反復開挖導致中斷交通、影響市容的“馬路拉鏈”問題。
智慧管廊解決方案是基于綜合管廊運營維護平臺構建的城市級綜合管廊統一管理體系,由一個大數據總控中心與多個分控中心組成。利用基于邊緣算法技術的物聯網通信網關打通物聯網異構網絡,將分散各管理區域管廊內的物聯網感知數據轉換為管理數據并實時上傳總控中心。實現綜合管廊內的信息共享、實時監測、智能控制、智慧運維,采用BIM+GIS的數據可視化方式展示整個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的全局數據,全面綜合提升地下綜合管廊的規劃、建設、運營、維護全過程的運控管理能力。
君逸數碼研發的《智慧管廊綜合監控管理系統軟件V1.2》被四川省軟件行業協會認定為“2018年度四川軟件行業十佳產品”,《地下綜合管廊三維智慧化管控系統》獲得成都市經信委頒發的成都市首版次軟件產品認定證書。
該系統已廣泛應用于成都市綜合管廊市級總監控中心及成都市天府新區、高新區、東部新區、天府國際機場等全市綜合管廊分控中心。
君逸數碼研發的“一種地下管廊的監控管理系統”、“城市地下管廊綜合管理平臺”、“一種地下綜合管廊自動除濕系統”等三項技術獲得發明專利。
“一種地下綜合管廊硫化氫高靈敏監控傳感器” 、“一種地下綜合管廊本體 WiFi 定位用”、“一種管廊各個分區環境檢測結構報警裝置”等三項技術獲得實用新型專利。
作為該領域的翹楚,張志銳先生代表君逸數碼參與了2項智慧管廊國家標準的起草,促進和引領行業技術發展,奠定了公司在該領域的先發優勢。
為了進一步加強公司在智慧管廊領域的技術優勢,本次上市募集資金其中將有13,288.19萬元用于投資“地下綜合管廊智慧管理運營平臺升級建設項目”。
研發技術水平獲得市場和政府的廣泛認可
張志銳先生加入君逸數碼后即負責公司的研發工作,基于自身多年的研發和技術管理經驗,提升了公司的研發技術能力,建立了完善的研發體系和技術成果轉換機制,使得公司的研發技術水平逐步獲得市場和政府的廣泛認可,各種榮譽紛至沓來,僅以近年來的國家和省級榮譽就可窺斑見豹。
在公司集體榮譽方面:
公司連續多年被四川省企業聯合會、四川省軟件協會評為四川企業發明專利擁有100強、四川企業技術創新發展能力100強、四川企業技術創新研發投入100強、2020年度四川省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綜合競爭力百強企業。
2020年,公司獲得第四屆中國安防百強工程(集成)商、中國西部博覽城項目(一期)被評為國家優質工程金獎(2020-2021)。
2022年,公司被國家知識產權局運用促進司評為2022年度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
在單項研發成果方面:
2020年,“管廊綜合監控管理系統V1.2”榮獲2018年四川省軟件“十佳產品”、“人臉抓拍對比服務器”獲得四川省專利二等獎、張志銳主持研究的“君逸數碼綜合管廊運維安全SaaS云平臺軟件V1.4”獲得2020年度四川省優秀軟件產品。
2021年,四川省第二批新型智慧城市典型應用案例目錄進入四川省第二批新型智慧城市典型應用案例目錄。
2022年,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智能安防解決方案被中國安全防范產品行業協會納入2022年“智慧城市”建設優秀解決方案及創新技術評價推薦名單。
由于公司科研能力有目共睹,受各級政府委托承擔重大科技項目,例如:2019年四川省知識產權專項資金項目一種銀行柜員操作信息處理裝置專利(ZL20151 0042797.6)轉化項目,2020年承擔國家住建部科技示范項目(現代信息技術融合類)“成都地下綜合管廊總控中心工程”(張志銳先生為項目負責人),2021年承擔四川省級知識產權專項資金項目“一種城市地下管廊綜合管理平臺專利組合ZL2018106 75876.4、2020SR012 4841產業化運用項目”。
推薦閱讀
快訊 更多
- 02-03 20:59 | 新天科技2022年預計凈利2.27億-2.89億同比下降30%-45% 部分項目招標、安裝驗收推遲
- 02-03 20:12 | 中國中免2022年度凈利50.25億同比減少47.95% 首都機場租金減讓影響
- 02-03 20:12 | 中環海陸實際控制人吳君三質押350萬股 用于個人資金需要
- 02-03 20:12 | 向日葵股東吳建龍質押7400萬股 用于自身生產經營需要
- 02-03 20:12 | 銀泰黃金控股股東中國銀泰質押2.76億股 用于非融資性擔保
- 02-03 20:12 | 合盛硅業控股股東合盛集團質押1400萬股 用于生產經營
- 02-03 20:12 | 友阿股份控股股東友阿控股質押827萬股 用于償還債務
- 02-03 20:12 | 思瑞浦股東安固創投減持12.99萬股 套現3445.55萬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凈利2.77億
- 02-03 20:11 | 衛信康副總經理翁自忠減持26.25萬股 套現392.98萬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凈利1.51億
- 02-03 20:11 | 全筑股份股東陳文減持1032萬股 套現2997.61萬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虧損7.1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