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泰新能即將公開發行:光伏行業前景美好 風雨深耕16年構建核心技術壁壘
自7月6日海泰新能(835985)北交所IPO注冊獲批以來,公司公開發行工作一直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之中。市場投資者也在通過各方面渠道了解這家即將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
對于這家上市在即的科技公司,市場合格投資者可以嘗試從主力機構投資者的視角進行分析,以便從戰略高度理解海泰新能的投資價值。
據媒體報道,北交所主力機構對于制造業高科技企業的投資邏輯主要有三條,第一是行業的發展前景是否具有可持續性,第二是企業是否深耕主業并對行業有深刻的理解,第三是企業是否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
那么,市場投資者可以根據這三條投資邏輯對海泰新能力進行對號入座的分析。
光伏行業實現規模經濟 服務雙碳目標前景美好
作為全球新能源領域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光伏行業具有巨大發展潛力。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政策支持光伏行業發展,極大促進了我國光伏產業的快速增長,使之成為我國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
例如2021年9月22日,國家發布《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到2025年,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初步形成,重點行業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到2030年,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取得顯著成效,重點耗能行業能源利用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到2060年,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和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全面建立,能源利用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80%以上。
2010-2019 年,由于技術的發展,光伏行業逐步實現了規模經濟效應,光伏度電成本持續下降,10 年間度電成本累計下降約 82%。目前,光伏發電已經成為最具經濟性的能源之一,未來度電成本仍有下降空間。因此光伏發電將進一步加速替代其他傳統能源,預計未來發電量占比將進一步提升。在全球能源結構持續轉型的背景下,以光伏發電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將越來越成為能源消費總量增長的核心。
根據 Solar Power Europe 2021 年發布的 2021-2025 年光伏市場展望,到 2022 年,全球新增裝機將達 203GW,2023 年達到 225GW,2024 年達到 239GW,2025 年將達到 266GW,2021-2025 年復合增長率達到 13.02%。
專注深耕光伏行業16年 歷經跌宕起伏發展壯大
海泰新能全稱是唐山海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成立于2006年。公司是一家以晶硅太陽能光伏組件的研發、生產、加工和銷售為核心,并開展太陽能光伏電站的開發、建設、運營等業務的新能源解決方案供應商,致力于實現“成為最具價值的綠色能源智造者”的企業愿景。
公司自成立16年以來,一直專注于光伏行業的深耕。
2006 年-2010 年是起步階段。公司前身唐山邦德成立于 2006 年,2008 年在研發和技術積累的基礎上,公司正式切入光伏行業從事鑄錠、切片業務。
2011 年-2015 年是發展階段。2011 年,公司 200MW 光伏組件生產線建成投產,標志著公司主營業務進 一步向光伏產業鏈下游延伸,由鑄錠、切片業務延伸至光伏組件業務。
2016 年至今是快速發展階段。2016 年 5 月,公司成功登陸新三板。2017 年全資設立了玉泰電力,公司主營業務進一步向光伏產業鏈下游延伸,布局了光伏電站業務。
公司產品類型實現了多樣化發展,包括泰合系列、 泰極系列等多種不同規格型號的組件產品,可滿足不同客戶的市場需求。
近年來,公司抓住光伏行業發展的良好契機,品牌影響力及市場占有率實現了快速提升,營業收入及盈利規模實現了快速增長,已成為國內主流的光伏組件廠商之一,2020 年躋身 為 BNEF Tier1 第一梯隊組件生產商。
招股書顯示,2019~2021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達19.18億元、26.50億元、45.28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達5968.94萬元、6204.56萬元、1.47億元。
2022 年 1-3 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50億元,同比增長 154.14%;歸母凈利潤1406.30 萬元,同比增長 284.04%。
歷經16年深耕,公司主營業務由鑄錠、切片業務逐步向光伏產業鏈下游延伸至光伏組件業務,并布局了光伏電站業務,最終形成了以“光伏組件為核心,向下游涉及光伏電站運營”為一體的垂直化經營。
公司創業雖然沒有1998年創立的保定英利等中國光伏行業始創者那么早,但也經歷了2008年之前的行業勃興、2008年之后的行業衰退、2013年之后的行業復興,在跌宕起伏之中屹立不倒并發展壯大,對光伏行業的理解是刻骨銘心的。
自主創新積累核心技術 豐富產品獲得市場認可
國家設立北交所的目的是扶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因此北交所上市公司的創新屬性總是受到市場的特別關注。
海泰新能自成立以來一直將堅持自主技術創新作為打造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不遺余力加強研發投入,保持產品的競爭力和技術的領先。
招股書顯示,2019~2021年,公司研發投入金額分別達5817.14萬元、8377.85萬元、1.61億元,連年大幅增長。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達3.03%、3.16%、3.55%,處于持續快速增長趨勢。
隨著光伏發電全面“平價”時代的臨近,光伏產業鏈各環節技術創新活躍,產品技術迭代有望提速。
海泰新能依靠技術團隊優勢,緊跟行業發展態勢,持續加大產品的研發創新,自主研發并擁有雙玻雙面組件技術、半片組件技術、大尺寸組件技術、PERC 組件技術、多主柵組件技術等行業多種核心技術。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已取得47 項專利和 4 項軟件著作權。
2019~2021年,公司核心技術產品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達97.55%、98.64%、99.58%,連年提升并接近極限。
技術的創新豐富了公司的產品種類,公司目前擁有泰合、泰極等不同系列多種規格的產品,能有效滿足國內外不同客戶的需求。技術創新也不斷提升產品的功率和轉換效率,增強了公司產品的競爭力,為公司贏得了國內外知名客戶的廣泛認可,成為國電投集團、華電集團、中國電建、中國華能、陽光電源、三峽新能源、晶科電力、特變電工等國內主流光伏客戶的供應商,開發了日本西控、 聯合再生、KIOTO 等世界級客戶,同時為夏普、比亞迪、晶科能源、晶澳科技、隆基股份、天合光能、東方日升等知名廠商提供組件產品加工服務。
公司先后獲得了中國光伏技術領跑企業、光伏技術方向卓越品質獎、中國戶用光伏組件十大品牌、中國工商業分布式光伏品牌領跑獎、“光能杯”最具影響力組件企業、全國工商業與戶用光伏優秀企業、中國光伏智能制造示范應用創 新推動獎等多項殊榮及獎項。
綜合分析,作為制造業高科技公司,海泰新能全面滿足了北交所主力機構投資機構對于行業發展前景、深耕主業的深刻理解力、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等三大投資邏輯,預期將在公開發行的戰略配售環節之中受到主力機構青睞,而非機構投資者的網上申購打新熱情也將被激發。
相關閱讀
- 達倫股份2022年上半年虧損641.42萬同比由盈轉虧 原材料大宗商品漲價
- 易航科技董事長吳鋒辭職 2021年公司虧損25.6億
- 鑫匯科副總裁羅理珍辭職 鄧宏華接任 2021年公司凈利3547.07萬
- 安美勤股東王雪倩認購新股45.46萬股 權益變動后合計擁有權益為94.12%
- 建工環保股東增持57.5萬股 權益變動后合計擁有權益為75%
- 江揚環境股東減持94.04萬股 權益變動后合計擁有權益為25%
- 虛現科技股東王博減持5.17萬股 權益變動后合計擁有權益為69.94%
- 愛己愛牧股東孫樹旺增持73.3萬股 權益變動后合計擁有權益為20%
- 匯博醫療股東朱天鋼質押100萬股 用于銀行借款的擔保
- 希德電子股東張恒質押600萬股 用于申請借款
推薦閱讀
快訊 更多
- 08-01 21:32 | 凱文教育2022年上半年虧損5428.79萬 同比虧損增加 業務開展受到影響
- 08-01 21:32 | 匯川技術2022年上半年預計凈利17.97億-21.1億 同比增長15%-35%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升
- 08-01 21:32 | 秀強股份2022年上半年凈利1.19億 同比增長148% 保障產品毛利率水平提升
- 08-01 21:31 | 中電環保2022年上半年凈利7263.39萬 同比增長18% 項目收入增加
- 08-01 21:30 | 康辰藥業2022年上半年凈利8203.81萬 同比減少18% 產品銷售受疫情影響
- 08-01 21:25 | 北摩高科2022年上半年凈利2.1億同比下滑7.09% 研發人員及研發投入增加
- 08-01 20:10 | 艾比森2022年上半年凈利8142.23萬同比扭虧為盈 毛利率提升
- 08-01 20:10 | 東華測試2022年上半年凈利2701.64萬增長74% 結構力學性能測試行業國產替代需求持續穩定增長
- 08-01 20:10 | 蘇交科2022年上半年凈利1.66億同比增長14.69% 業務市場取得突破
- 08-01 20:10 | 立中集團2022年上半年凈利2.77億同比增長0.54% 鋁合金車輪和功能中間合金銷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