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板或許是盲目的信仰:觀典防務轉科創板兩個月 估值和流動性未明顯改善
轉板或許是盲目的信仰。
目前,無論是北交所上市企業還是投資者都認為轉板到創業板或科創板,將會大大提高上市公司的估值和流動性。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稗D板第一股”觀典防務(688287)在科創板掛牌交易大約兩個月后,當初一切美好暢想看起來輸給了現實。
估值方面,最新市值與在精選層(現為北交所)停牌時相比,下跌了大約22%。成交金額方面,目前在科創板日成交額約為4000萬元左右,精選層時期日成交額在1000萬元-5000萬元之間。
兩個主要指標告訴市場一個無情現實,轉板并不能大幅改善公司的估值和流動性。換句話說,國內資本靠轉板套利或許就像“水中月鏡中花”一樣。
觀典防務轉科創板:估值、流動性未明顯改善
觀典防務從北交所轉至科創板上市,站在資本市場深化改革高度看,具有標桿性意義,標志著資本市場互聯互通從政策層面到操作層面都正式打通。站在微觀層面,觀典防務并未能實現估值和流動性大幅改善的美好愿望。
觀典防務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是國內最早從事無人機禁毒產品研發與服務產業化的企業,在無人機禁毒服務細分市場具有領先優勢,相關科研項目獲得由公安部頒發的科學技術二等獎。
2020年,公司以精選層第一股身份,于當年7月27日作為第一批企業集體登陸精選層,當時發行價位13.69元。
從股價走勢圖看,觀典防務登陸精選層后,股價表現也曾低迷,在長達近5個月時間里處于破發狀態。但由于公司營收和凈利潤增速多年均超過20%,2020年年底公司股價走出低谷,并一路保持向上趨勢。挖貝研究院資料顯示,該公司在轉板停牌最后一個交易日(2021年10月20日)收盤價為21.88元/股,復權后股價達到32元/股。
可以說,觀典防務作為精選層(北交所)優質企業,在估值方面一直受到資本青睞。
成交額方面,2021年6月和7月,還未宣布轉板時,股票日成交額在1000-2000萬元水平。2021年8月至10月,宣布轉板后至停牌前,日成交額再上新臺階,達到2000-5000萬元左右。
轉板至科創板表現如何?
今年5月25日,觀典防務正式在科創板掛牌交易。前十個交易日放量成交、日成交額在2-5億元左右,之后成交也逐漸萎縮。7月6日至19日的十個交易日里,該股日成交額在2000-4500萬元,不僅縮至剛轉板上市時的十分之一,而且和在精選層時期相比,差距也并不明顯。
估值方面,轉板第一天,股價即下跌23.63%。隨后最高也僅沖至21.05元/股,后繼續震蕩向下。截至7月20日收盤,觀典防務股價為17.1元/股,較精選層時股價跌22%。在宣布轉板前,觀典防務除權后最低股價也在15元/股左右。
不要盲目信仰轉板
總體上看,觀典防務轉科創板后流動性有所提高,但估值打了折扣,這究竟是好是壞,答案見仁見智。
但目前,北交所上市企業,特別是投資者還是對轉板充滿信仰,甚至是盲目信仰,認為轉板就是將大幅改善流動性和估值。
先擱置這種爭論,來看北交所所有上市企業能達到轉板實際條件的有多少?
從上市條件看,科創板要求公司屬于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高端裝備領域、新材料領域、新能源領域、節能環保領域、生物醫藥領域6大領域。另加高要求的科創屬性,例如,研發人員占員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0%。對比這些條件,北交所能轉科創板的企業可能就非常少。
創業板方面,雖然對于凈利潤要求是2年累計不低于5000萬元。但實際操作過程中,門檻比要求高很多。數據顯示,今年6月以來,創業板新上市18家企業,凈利潤中位數超過9000萬元,利潤最低的騰亞精工去年凈利潤為5448萬元,
對照這個標準,北交所企業能上創業板的數量就不多了。
即使能轉板了,再看北交所與創業板、科創板的流動性和估值。
表面看,創業板、科創板在這兩個方面明顯高于北交所。目前北交所市盈率大約為28倍,科創板46倍、創業板43倍。
但大家不要忘了一個事實,北交所大部分好的企業轉板至創業板或者科創板,公司競爭實力、經營數據基本上位居這兩個市場的末段。
數據顯示,科創板和創業板實力排名靠后企業的流動性和估值,跟北交所相比,優勢并不明顯。有66家科創板、創業板公司股票日成交不足1000萬元,且這66家公司整體質地并不差,年利潤中值超過6000萬元。估值方面,創業板動態市盈率低于20倍有74家,10倍以下11家。
而北交所具有轉板實力的企業,基本是北交所頭部企業,這些企業在北交所日成交額基本在1000萬元以上,高的也能達到5000萬元。估值30倍以上也不是難事。
觀典防務轉科創板后表現,大致符合這個邏輯。泰祥股份、翰博高新轉創業板是否也符合這個邏輯,需要等他們轉板后一段時間來觀察。
說到這,轉板又成了一個哲學問題:做雞頭還是做鳳尾。
相關閱讀
- 金禾水股東戴建華減持79.99萬股 權益變動后合計擁有權益為95%
- 軟匯科技股東減持100股 權益變動后合計擁有權益為10%
- 中玒口腔總經理李歡辭職 廖集浪接任 2021年公司凈利28萬
- 首創大氣聘任趙亮為公司副總經理 2021年公司凈利8535.69萬
- 風行測控擬投資300萬設立控股子公司呂梁風行測控有限公司 持股60%
- 新農人擬投資700萬設立新味食品科技(汕頭)有限公司 持股70%
- 希源農業擬在海南省三亞市投資500萬設立全資子公司三亞同緯度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 山西高科全資子公司擬投資4500萬設立山西欣然康復醫院有限公司
- 佳保安全擬對全資子公司研究院增資260萬 持股60%
- 大唐種業擬投資600萬設立全資子公司陜西旱作種業創新產業園有限公司
推薦閱讀
快訊 更多
- 07-27 22:22 | 廣東鴻圖擬投資8600萬成立合資公司開展汽車壓鑄業務和機加工業務 持有合資公司66%股權
- 07-27 22:22 | 中國汽研擬投資建設華東總部基地項目 項目總投資約23.82億
- 07-27 22:22 | 萊茵生物董事姚新德減持40萬股 套現525.2萬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凈利3842.42萬
- 07-27 22:21 | 愛旭股份2022年上半年凈利5.96億同比扭虧為盈 大尺寸電池出貨占比持續提升
- 07-27 22:21 | 美芝股份簽署《華為崗頭人才公寓(東區)項目標準戶型精裝修分包工程協議書》 合同總價為9196.55萬
- 07-27 22:21 | 北新路橋中標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縣產城融合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中標價1.13億
- 07-27 22:21 | 拓邦股份中標2022-2023年備電用磷酸鐵鋰電池產品集中招標項目 中標價5.24億(含稅)
- 07-27 22:21 | 粵水電中標東莞市交椅灣新河工程項目 中標報價10.25億
- 07-27 22:20 | 廣生堂2022年上半年虧損2622.26萬同比虧損增加 研發投入大幅增加
- 07-27 22:20 | 搜于特股東馬鴻被動減持104.14萬股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虧損1.27億